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精彩回顾:烟花三月下江南

  阳春三月,处处树木葱茏,生机盎然。511日,离退休处的工作人员陪同退休教职工兵分两路,一行约三十人乘坐高铁南下参观游览了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和紫砂壶的故乡宜兴。 

  高铁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奔跑着,老同志们卸下平日肩上繁忙琐事放飞了心情,车厢内欢声笑语气氛热烈非凡,或拿出自带的小吃与众人分享,或来到清静幽雅的餐车点一壶茗茶边品茗边看风景,或几个老友促膝而坐长谈阔论,无不轻松惬意! 

  中午时分列车到达了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的宜兴,用过午餐乘坐大巴开始游览第一个景点----竹海。竹海风景区至2015年为止为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竹资源地,引种竹子140余种,景区竹海总面积达1万亩。趋步前行,竹海景区山水相依,从竹海山上潺潺流淌的溪流因为离太湖最近又有太湖第一源之称,经年不息的山泉水质极其纯净,可以直接饮用。在两山夹峙之间,山涧水和天然雨水汇集成了小小的镜湖,镜湖面积3万平方米,蓄水量15万立方米,最深处10米。湖水终年清冽,竹在水中长,水在竹间流,镜湖与绵延的竹海相映,湖中生长着15亿年前的腔肠动物桃花水母,它是淡水水母中的珍宝,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形态美丽,历史古老。徜徉在天然氧吧里,远离市井宣泄,每位老同志身心的都得以恣意放纵。宜兴还是世界,据史志记载,已被人们发现并命名的溶洞有近90个,其中善卷洞最为著名,它和比利时的汉人洞、法兰西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上洞称云雾大场,又称云洞 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23度左右,云雾缭绕,如临天上人间,欲界仙都。连接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称之为盘梯,为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105级。由于下洞水流冲泻声和游人嬉笑声、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游人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下洞别有韵味,洞天相接,悬崖飞瀑直泻下洞,小桥流水潺潺归赴水洞,一幅大自然的景观,增添了溶洞的秀色和灵气。 

  出了宜兴老同志们又来到了无锡,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游鼋头渚。鼋头渚为国家5A级风景区,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 

  无锡当然还有一个著名景点——灵山大佛。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由1560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能抵御14台风8地震的侵袭。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人常说到了灵山,可别忘了去抱抱佛脚,摸摸佛手有福气,抱抱佛脚抱平安这可是唯一能够亲近大佛的方式。老同志们也随着人流缓缓前行,走到大佛前抱住佛脚拍照留念,希望在灵山抱佛脚能给家人带去平安吉祥、福寿健。老同志一行跟随导游来到了灵山大佛梵宫,梵宫是灵山大佛景区的三期工程,是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的主会场。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比邻而立。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高三层的梵宫采用退台式建筑布局,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呈对称分布,建筑面宽150米,进深180米,顶部为错落有致的五座华塔,后侧为曼陀罗形态的圣坛。步入梵宫,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琉璃巨制、扬州漆器、油画组图、景泰蓝须弥灯、景德镇青花粉彩缸、瓯塑浮雕壁画,这些艺术珍品在灵山大佛梵宫各区域演绎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东方佛教艺术荟萃载体的灵山大佛梵宫堪称是东方的卢浮宫。梵宫内珍宝荟萃,光彩四溢,充满着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气息。梵宫的文化不仅有静态,更有动态。在具有会议和演出多功能的灵山圣坛,老同志们又观看了由国内高水平团队导演排练的,以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心灵智慧为主旨的音乐大典——灵山吉祥颂,深感内心的震撼。 

  13日下午,老同志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无锡乘坐高铁顺利返回济南。这次出游,虽然时间短,但整体考虑紧凑,时间调配合理,既安排足够的景点让大家领略江南风光,又照顾到老同志的身体状况,每日留出了充分的时间休息。对此,老同志们非常满意,一致表示,这次出行既观赏了美景,放松了心情,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和感情,又学习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开拓了视野,建议以后多组织类似的活动。同时,他们对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人员细心周到的安排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