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我们党迎来百年华诞日子里,很荣幸代表“光荣在党50年”的老同志讲话。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由建党初期的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9千多万党员、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胸怀远大理想的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正是千百万共产党员的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才让人民认识了共产党,并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
我是1970年1月入党的。我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没有身边共产党员的引领和激励,我既不可能入党,也不可能坚定不移地砥砺前行50年。
1968年3月我参军入伍,在部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排长赵明生和班长杨衍俊。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不仅军事技术过硬,而且觉悟高、党性强。当时我们的任务是挖坑道,那时候挖坑道没有机械设备,主要是靠打炮眼、放炸药,每次爆破之后,必须先有人进入坑道进行排险,不然因爆炸而松动的石头随时都可能掉下来造成人员伤亡,而每次排险都是排长赵明生带着党员冲在前面。让我至今难忘的是,有一次爆破后有一个哑炮需要排除,排除哑炮是最具危险的时刻,在这生死关头,排长赵明生拉住正要进坑道的杨班长说:“我的党龄比你长,经验比你多,还是我去吧!”,他把杨班长猛地往外一推,便飞快地跑进坑道。那次排险很顺利,没有发生危险,但是当时他们争先赴死的场景极大地震撼了我,让我懂得了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危险面前冲锋在前。正是在他们的激励感召下,我立志也要做一名共产党员。于是,共产党员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急难险重的任务都冲在前面,由于表现突出,1970年1月我刚满18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排长赵明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是我革命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
我1976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第一个主动报名去西藏工作,被分配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西藏工作的那段艰苦岁月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处长史焕章,一个是部长陈伟。
史处长是建国前入伍的,在部队曾多次荣立战功,1959年在平叛中还负过重伤。有一次他带领我们8个人到西藏可可西里南部地区开展学大寨工作,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空气稀薄,环境恶劣。刚到驻地,他就旧伤复发,疼痛难忍,每天靠吃止痛片缓解疼痛。就这样他依然和我们一起睡帐篷、吃糌粑,与牧民实行“五同”。他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在高原牧区开展学大寨活动,对建设西藏、巩固国防意义重大,”他带领我们坚持一年出色完成了下乡任务”。他的言行让我看到了一位老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情怀。
陈部长是“38”式老干部,当时虽然是自治区常委,但却没有半点官架子。非常平易近人,有一次跟他一起下基层调研,我得了肺炎,高烧不退,他亲自连夜把我送到附近驻军卫生队,才使我转危为安。他经常教育我:“共产党员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从思想上入党,这是一辈子的事”。由于长年操劳过度,陈部长突发心脏病,不幸于1979年长眠在了雪域高原。我在离开西藏时,专程去墓地向他鞠躬致敬,并发誓要永远记住他的教诲,努力做一个从思想上入党的真正共产党员!
1981年我来到山东省团校工作。一踏进团校大门,便被团校“朝气蓬勃、实事求是”风气所感染,为身边献身团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共产党员所感动。当时的团校党委书记刘元才同志,带领“一班人”和全校教职工,发扬“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短短几年,就把省团校办成了深受全省团干部热爱和向往的培训基地。到1987年团校顺利改建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在青干院时期,学校历届党委更是很好地发挥的核心领导作用,带领全校教职工发扬“自加压、共奋进、重实效、争一流”的山青精神,艰苦奋斗、抢抓机遇,又让青干院改建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实现从成人高校再到普通高等学校的第二次飞跃。现在,新一届党委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正朝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阔步启航,全力走在第三次飞跃的征途上。
回想起在学校的光辉岁月,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身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们、同事们。比如团校恢复时期为教务和学生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冯缵芳同志,为学校师资队伍、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吕宜明同志,为各专业教学做出重要贡献的宋清岳、吴秉忱等同志,他们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对我影响帮助最大的吕宜明教授,是他带领我第一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从教案撰写到课堂设计、从备课到试讲、从板书到每一个肢体动作、从课堂效果到课后总结,他总是不厌其烦帮助指导年轻教师,把他丰富经验和严谨作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和大家。课堂上,他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课堂外,他带出了最优秀的教学团队,成为后来学校各学科专业教学的骨干力量,他的强烈责任心和严谨治学作风,一直影响激励着我的教学之路。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我们每一名退休同志始终没有忘记初心使命,时刻准备着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争创一流本科高校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你们的肩上。我们坚信,有老一辈打下的坚实基础,有新一届党委班子坚强领导,有同志们的拼搏进取、无私奉献,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定将展翅高飞,翱翔蓝天!
谢谢大家!
2021年7月1日